醫師發現,愈來愈多年輕女性摸到乳房硬塊,檢查後發現乳癌,她們大都沒有家族史,沒有想到自己竟會罹癌,難以接受,淚流不止。
乳癌位居癌症發生率榜首多年,國內乳癌患者持續增加。和歐美相較,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、香港和新加坡等,乳癌診斷年齡都比歐美年輕10到15歲。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,今年國際乳癌防治的宣導的主題是「勇氣:堅定終結乳癌、攜手完成夢想」,他強調,乳癌是癌症5年以上存活率最高的癌症,配合醫師治療計畫,就可望戰勝乳癌。
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俞志誠說,30歲以下乳癌患者被稱為「非常年輕」患者,35歲以下則是年輕乳癌患者,國人35歲以下乳癌發生率為5%到10%,以每年8000名患者計算,約400到800人,乳癌患者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。
俞志誠說,乳癌年輕化,可能與飲食西化、使用荷爾蒙藥物、女性晚婚等有關;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洪進昇說,年輕乳癌患者沒有明顯共同性,有家族史比率很低。
沒有想到自己會罹癌, 門診中年輕面孔常是自己摸到硬塊,檢查已是第二期,由於無家族史,父母尤其難以接受。
針對第二期以上的乳癌患者,俞志誠說,八至九成都需要化療,可能有掉髮等副作用,此時需要好解釋,讓患者做好心理建設。
俞志誠遇過最年輕的乳癌患者才17歲,聯考考完發現乳癌第一期,治療迄今15年;另一名22歲被診斷的患者,今年40歲;有位患者19歲罹病,已是第三期,上述患者狀況都穩定。
洪進昇遇過22歲的乳癌患者,大學剛畢業,就職體檢發現乳癌,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,臨床追蹤5年多,狀況穩定。三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明燊說,年輕乳癌患者也有第四期的案例,一名34歲女性,治療時癌細胞已蔓延骨骼,使用荷爾蒙治療和低劑量化療。
針對轉移性乳癌,戴明燊說,主要目標是緩和治療,希望控制疾病惡化,此類乳癌過去存活率為1到2年,現治療技術進步,未來有機會增加到3、4年,延長期間又可能有新藥出現,癌症未來可能變成慢性病,長期治療控制。
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說,為了提供病友身心靈照顧,該會設有舒活空間、心靈SPA、合唱團和排舞社等藝術治療,希望病友彼此打氣,讓每個人有好的心境,擺脫復發陰影。
治療後 仍有機會生育
乳癌年輕化,「我還能不能生小孩?」成為許多患者最常問的問題。醫師表示,如果需要化療時處於懷孕初期,可能必須忍痛放棄懷孕;但如果事先計畫,治療告一段落,仍有機會懷孕,甚至自然受孕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洪進昇指出,臨床許多28、29歲患者想生小孩,經過與婦產科醫師討論,事先保存卵子,待療程結束後,還是有機會生育。
洪進昇說,一名30歲乳癌患者,在結婚滿周年正打算生育時,發現乳癌。她保留卵子,治療結束後追蹤兩年,經醫師評估狀況穩定後,自然懷孕,順利生產,洪進昇最近拿到彌月蛋糕,小孩狀況很好。洪進昇說,有患者在懷孕六周時診斷出乳癌,年輕夫妻便考慮先放棄小孩,等療程告一段落再考慮懷孕。
臨床也有懷孕時化療的案例,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俞志誠說,有位34歲患者,懷孕24周時發現乳癌,她決定孕期接受化療,後來順利生產,小孩狀況良好。
洪進昇說,懷孕時不建議化療,懷孕13周以前被診出乳癌,傾向讓患者接受流產手術,若懷孕超過26周,可接受引產;懷孕13周到26周時,比較難處理,需要接受綜合評估。
年輕女性如何防乳癌
●生活作息正常
●少吃高油脂、膽固醇、醃製食物
●荷爾蒙藥物少碰
●減少熬夜
●不要壓力太大
●高危險群定期檢查
●晚婚和胸部接受過放射線照射的女性要特別注意
●如果乳房有異常分泌物、表皮紅腫和疼痛,一定要進一步檢查
全文引自:http://www.breastcf.org.tw/index.php/knowledge-base/special-report/597-20121027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