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幾乎所有的癌友們,或多或少都聽過號稱「醫界良心」的近藤誠先生吧!
特別是網路上面大量轉載的「不要再上癌症的當」等文章,
(沒看過又想瞭解的人,可以參考這篇:http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19407 )
包括我的親朋好友,也有一些人看完之後不斷規勸我:
相信幾乎所有的癌友們,或多或少都聽過號稱「醫界良心」的近藤誠先生吧!
特別是網路上面大量轉載的「不要再上癌症的當」等文章,
(沒看過又想瞭解的人,可以參考這篇:http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19407 )
包括我的親朋好友,也有一些人看完之後不斷規勸我:
2014年03月11日 報導╱張雅淳、黃子倫 攝影╱施偉平 部分圖片╱資料照片
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,子宮頸癌高居婦癌第2位,每年確診罹患子宮頸癌病患約有1680名,換算下來平均一天就有4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,婦產科醫師鄭忠政表示,其中子宮頸腺癌發生率激增3倍,可能與病變位置較深,抹片檢查不易發現有關,因此建議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預防,由於生產後需定期回診,因此是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的好時機。
鄭忠政醫師表示,子宮頸癌是沉默的殺手,早期幾乎沒有症狀,若發現陰道不明原因出血、或性交時出血,大多已經罹癌,因此建議30歲後每年進行1次抹片檢查,就能在癌前病變時就提早發現、及時治療。由於抹片檢查仍有其侷限,例如抹片檢查的位置、深度都會影響到檢查的準確性,因此建議也要施打子宮頸癌疫苗,才能達到最好的預防效果。
2014-3-9 自由時報 文/陳怡君
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30年,多數人聞癌色變,但不是做越多檢查、檢查費用越貴越好,也並非每種檢查都適合每年做。因為過多或不適當檢查可能造成偽陽性,常帶來心理不安與侵入性檢查風險,以下就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對各類癌症篩檢的建議,依證據等級做說明。
◎子宮頸癌:定期子宮頸抹片公認最能減少侵襲性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。健保給付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;近年建議篩檢間距可延長到3年,並建議30-65歲婦女可每五年加做一次人類乳頭病毒檢測,提高正確診斷機率。
◎女性乳癌:歐美對乳癌篩檢建議大多50歲後,但國內乳癌病患年紀比西方提早10年,健保提供45-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,有乳癌家族病史者,年齡下限可降到40歲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。
世界新聞網 記者張敏毅/聖蓋博市報導 February 23, 2014
角聲癌症協會22日下午舉辦乳癌病友互助會,放射腫瘤科醫師徐義峰、多名乳癌存活病人,與數十位華裔癌友分享抗癌經驗。
仁愛醫療集團國際癌症中心(AHMC International Cancer Center)放射腫瘤科醫師徐義峰表示,儘管亞裔患乳癌比率比老美低,但總體來說乳癌仍是女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癌症。美國平均每八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患有乳癌,每年都有超過22萬新增患者。儘管發病幾率高,但乳癌的治愈率不低,「尤其對初期病人,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3%」。
針對傳言「切片化驗會觸及癌細胞,讓它擴散更快」,徐義峰並不贊同。他認為,切片化驗對癌細胞絕無刺激作用,有不少看似惡性的腫瘤透過化驗後卻被證實為良性。
有癌友指出,一旦發現癌細胞,為保險起見似乎應把乳房全部切除。徐義峰否認這種說法,認為缺乏數據支持。他指出,全部切除和局部切除差別不大,「早期患者若全部切除,術後則可能無需放療輔助治療,若只想切除部份,術後繼續放療即可」。
由於乳癌患者早期很難發現任何明顯症狀,「等到看上去、摸上去有異樣時,多數已經是中晚期,治愈率不到一半」,靠儀器篩查變得尤為重要。最簡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為乳房X線照片(mammogram)。超音波檢查可判別腫塊類型,磁振造影(MRI)可針對較豐滿的乳房做出更準確診斷。
徐義峰坦言,乳癌沒有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,「常做自我檢查是唯一對策」。尤其是家族中有患病史,每天飲酒,未曾生育或生育第一胎時在30歲以後,初潮年齡早於12歲或絕經年齡晚於55歲的高危人群,更要提高警惕。
原文網址:http://worldjournal.com/bookmark/24629942--
【24drs.com】每年做乳房X光攝影的價值再次遭受批評,加拿大一項長期研究聲稱,40-59歲的婦女每年篩檢並不會降低乳癌死亡率。
多倫多大學Dalla Lana公衛學院的榮譽教授Cornelia Baines博士表示,乳房X光攝影檢測出更多較具侵入性的乳癌,有檢查的婦女存活時間較長,但在這25年研究期間,乳癌死亡率與對照組一樣。
Baines博士表示,現在越來越了解篩檢有顯著的傷害,而且因為治療的進步,篩檢能做的比40年前少多了。有做乳房X光攝影篩檢出侵入性乳癌的人之中,22%是過度診療且不需要給予治療。
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在2009年更新了乳房X光攝影的篩檢建議,更改為50-74歲的婦女每兩年建議做一次篩檢,40-49歲的婦女只需要與醫生討論篩檢的利弊後再決定是否篩檢。
但包括美國癌症協會在內的其他組織還是建議4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做乳房X光攝影篩檢。
Baines博士表示,他的研究指出,只有那些乳癌高風險的人有篩檢的必要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24drs.com/WebMD/chinese_t.asp?page=1&who=091e9c5e80e42c9e
2014-1-27 記者陳鳳麗/南投報導
乳房觸診竟可檢查出超音波和乳房攝影都未發現的「黏液細胞乳癌」!南投縣一名45歲婦女,右乳房有瘤腫,超音波掃描、乳房攝影、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,都認定是良性瘤,但經外科醫師黃永昌經觸診感覺有異,再以粗針組織切片化驗,證實為「黏液細胞乳癌」第一期。
該名李姓婦人,今年分別作了乳房攝影、乳房超音波檢查,顯示右乳房有一個橢圓形的腫瘤,左右距離1.89公分,上下有1.25公分,醫師進一步利用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」,以細針抽取細胞化驗,綜合3項檢查,均顯示該腫瘤「正常」,應為纖維瘤,只要定期追蹤即可。
但李姓婦人不放心,上月再找達文西診所外科醫師黃永昌重新檢查一次。黃永昌發現,超音波掃描顯示該腫瘤的外形的確「正常」,但以手觸診後,卻發現其硬度不像正常的纖維瘤,因此再改以「粗針組織切片化驗」方法,即以16號針頭向下抽取兩公分深的一段組織送化驗,一週後化驗結果出爐,證實李婦罹患第一期的「黏液細胞乳癌」。
2013-10-4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邱宜君/台北報導
乳癌是台灣婦癌第一名,高居癌症死因第四位,去年奪走近2千名女性生命。政府推動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多年,每檢查176名45到69歲婦女就發現1名乳癌病例,但願意篩檢的婦女僅占總人數的1/3,國民健康署推估,至少還有1萬4千多位女性已罹癌而不自知。
鉅亨網新聞中心 (來源:華人健康網) 2013-09-27
有一個重要的保健概念,大家需要知道的:
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癌症病史,那麼你就屬於罹癌的高危險族群,
最好在家族中最年輕病人年齡的5~10年前,開始每年定期做「健康檢查」暨「癌症篩檢」。
引自「癌症大秘密 醫生很想說、你很想問的65個問題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醫事團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