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乳癌患者,在手術時若摘除單側的腋下淋巴結,
醫師會交代,為了避免引發手臂淋巴水腫,未來要從「非患側」的手部抽血、量血壓;
但是如果和我一樣雙側原發性乳癌,或是轉移、復發而兩側腋下淋巴結都摘除的話,
究竟要從哪裡抽血?又該如何量血壓呢?
「抽血」處理方式:
為避免引發淋巴水腫,通常醫師會建議透過「腳部」抽血、量血壓。
抽血位置是「腳背」,量血壓位置是「小腿」。
1. 腳背抽血,非常考驗護理人員的技術,以及病人的心理素質。
因為除了血管比較細、角度不好弄之外,當人體太過緊張的時候,腳背的血管會瞬間消失無蹤,
(真的,請相信我沒有說謊!原本還很明顯的血管,看到針筒一緊張,它就在我面前瞬間消失了!)
所以,病人太緊張或護理師技術太差時,會需要扎比較多次才能抽到血。
除此之外,無意嚇大家,但腳背抽血真的相對於手臂,會比較痛一點。
在種種不利的狀況下,我所能夠提供最好的建議就是:
(1)請找個有經驗、技術好的護理師。
(2)禱告、聽放鬆身心的音樂、做些讓自己轉移注意力的事,避免血管因緊張而收縮不見。
(3)抽血前先「熱敷」,會讓血管比較浮出來,增加成功率。
2. 有人會問,既然手部無法抽血,為什麼不透過「人工血管」抽血呢?
據和信醫院護理師說,原因是常透過人工血管注射藥物或食鹽水等,
所以抽出的血「品質」比較不好,檢驗結果會受影響。
只有在逼不得已的狀況下,才會從人工血管抽血,
然後抽的量會比需要檢測的多一些,因為前面的10-15c.c.需要廢棄不用。
這個作法最大的好處是,相對於腳部,真的比較不痛;
壞處是可能人工血管處的感染、發炎,或之前的其他輸液,會讓抽血結果不準確。
有美國的病友分享,相較於台灣病友多數安裝的人工血管 port-A,
美國多數安裝的是 mediport,他們通常會直接由 mediport 抽血,同樣前段10-15c.c.不使用而已,
因此他們不太會從腳部抽血,聽說也很少發生感染的問題等。
我上網查了mediport的資料,除了外觀的形狀差異外,
裝設位置、構造似乎跟port-A沒什麼很大的差別啊!
個人不負責任的推測,如果設備沒有差很多的話,或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結果吧!
mediport | port-A | |
裝設位置&構造 |
圖片來源:https://lymphomasucks.files.wordpress.com/2011/10/mediport.jpg |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cancer.gov/images/cdr/live/CDR756805-571.jpg |
外觀 |
圖片來源:https://s-media-cache-ak0.pinimg.com/564x/6c/a0/b7/6ca0b710ac0714cddf8c19df6c6a8264.jpg |
圖片來源: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c/c9/Porta_cath.jpg |
3. 個人經驗分享:
我也兩側淋巴全拿,起初由腳部抽血,
但因為血管較細且易緊張,血管常會自己縮不見,扎了3、4次才成功1次,太悲慘了,
跟主治醫師討論後,醫師同意可由手臂抽血,只是量血壓依然由腳部。
從2013年手術完至今皆如此。
可能因為有戴陽光基金會的彈性壓力衣,年輕循環好(?)且平時注意控制,
除夏天或搬重時會稍微腫一些,至今沒什麼淋巴水腫問題。
上述內容是我個人的特殊狀況,主治醫師同意的狀況下這麼做的,
如果有同樣困擾的病友,或許可以跟醫師討論看看這方法的可行性,
當然適用於我,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,後果要自己負責喔!
「量血壓」處理方式:
量血壓要避開患側,也是怕測量時的加壓,會引發淋巴水腫,
所以從小腿測量相對比較安全。
這個部分需要注意的只有:
1. 從腿部測量的血壓數值本來就會較高,看到數字不要太緊張。
2. 避免在測量之前做太多腳部運動(走路、跑步)等,會讓數值升高,
盡量就安靜坐著一段時間,測量值會比較準。
從標題就可以推知,這會是一篇非常冷門的文章,
但正好病友群組有人問起,也有熱心病友分別提供了些自己的經驗,
最後綜合自己和大家的想法寫下了這篇。
哈哈,老話一句,希望大家都用不到這篇文章啊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