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週刊 2014/07/02 

兩份臨床報告、一個新療法,在去年震撼全球醫界,還讓美國《科學》期刊將它選為「2013年度重大突破」,短短兩頁的報導文章,已經顛覆醫界對癌症的想像,不只相關新藥將陸續上市,連台大、長庚等六大醫院都著手臨床實驗,一場癌症治療的大革命,正要展開。

這是嘉義戴爺爺的故事。年近八十歲的他,大半輩子都在務農,四年前,他第一次被診斷得了癌症,手術切除、化療……等治療都做了,原本以為癌症就此遠離他,沒想到上天卻跟他開了個玩笑,他的癌症復發了,還是醫治難度很高的直腸惡性黑色素瘤。

原本萬念俱灰,所有能夠做的治療都做了,卻不見好轉。那時,戴爺爺的醫生告訴他,全世界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癌症免疫療法,他有無意願一試?求生意志強烈如戴爺爺,即使每次都要長途跋涉從嘉義北上林口,抽血、檢驗、等門診、注射藥物,他總是比醫生約定好的時間還早到,就為了活下去。

參加臨床試驗的三個月療程後,奇蹟降臨,戴爺爺的腫瘤完全消失,沒有伴隨太多副作用。讓戴爺爺「奇蹟式治癒」的,正是目前國內外醫界最矚目的新療法。

在標靶治療成為主流的十年多後,終於,癌症治療又有令人興奮的新發現。

一份來自美國藥廠必治妥施貴寶(以下簡稱必治妥)的計畫,針對1800位黑色素瘤病人的臨床人體實驗,服用癌症新藥後,有近22%的病人,成功延長壽命逾三年。

連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胡涵婷讀了數據,也為之震懾,「22%這個數字在一般人來看好像很小,但一般黑色素瘤的病人罹癌後,是活不過一年的,他們卻活了超過三年。」

 

顛覆全球醫生想像 《科學》期刊評為年度最大突破

 


這份數據一公布,撼動了全球醫界對於癌症的想像。去年底,被喻為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之一的《科學》,更把這份重大的癌症研究選為「年度最大突破,將2013年形容為癌症研究的轉捩點,一個將顛覆全球醫生對癌症想像的療法,它是—癌症免疫療法。

今年六月,具有「東方諾貝爾獎」之稱的唐獎公布,也將生醫獎的殊榮頒給了背後最主要的推手:美、日學者艾利森(James P. Allison)與本庶佑(Tasuku Honjo)。

 

殺死癌細胞,原來靠自己就行

 


究竟,癌症免疫療法是什麼?為何它被喻為癌症研究上的重大突破?《富比世》雜誌更形容它是癌症研究的革命,一個改變人類醫學歷史的齒輪正在轉動著。

人類對抗「萬病之王」癌症的歷史已有五千年。從最早的開刀、19世紀的放射治療演化到20世紀的化療;但不管這些方式是什麼,醫生幾乎從來不認為癌症可以用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來殺死。「免疫系統是用來對抗外來的病毒,而癌細胞是自己體內的細胞病變,所以之前沒有人認為人類的免疫系統會對癌細胞有作用。」陳耀昌解釋。

 

兩份臨床報告,免疫療法再進化---讓免疫細胞不再「踩煞車」,攻擊壞細胞

 


他們的想法很簡單,有沒有辦法透過人體的免疫機制,就讓免疫細胞大量繁殖,甚至強化,進而有能力殲滅癌細胞?

其實早在1987年,艾利森就發現,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個平衡機制,分別有負責踩油門與踩煞車的功能,一個是能夠大量地增生免疫細胞,一個則是抑制免疫細胞的增生。

而這次得到唐獎的艾利森,就是發現兩個煞車因子的其中之一「CTLA-4」,他認為只要把「煞車」拿掉,在免疫細胞被活化下,殺死癌細胞的效力就更大。1996年,艾利森更在《科學》期刊上發表論文,用實驗數據證明,老鼠身上的腫瘤因此被消除。

1998年,本庶佑的研究團隊也發現了另一個煞車因子,「那時,我們發現細胞會進行自殺,可是到了某一個階段,又有一些東西阻止了它們的自殺行為,我們剛找到它時,就稱它為『程式性死亡因子』,變成了今日的PD-1。」

癌症免疫療法的第一個人體實驗,開始於06年,39位癌症病人、5種不同的惡性腫瘤,兩年後公布的結果震撼了所有醫生:其中5位病人的腫瘤面積竟縮小了!

儘管部分病人的癌症依舊復發,但這無礙於癌症免疫療法對醫界的革命性意義,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科學家重新正視免疫療法在癌症領域的地位。

編按:本文摘自7月2日出刊之《今周刊》915期封面故事「抗癌大突破」同期內容除本文外,並有「一個研究堅持30年 幫癌症病人找到存活契機」、「每次失敗 都告訴我一個新的事實」、「台灣生技業 搭上抗癌新藥列車」等系列報導,更多內容請參閱915期《今周刊》。(尊重智慧財產權,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:今周刊,謝謝!)

 
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cna.com.tw/magazine/3-1/201407020001-1.aspx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右or姐姐 的頭像
    小右or姐姐

    小右的抗癌筆記

    小右or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