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六點多就和姊姊乖乖去醫院報到,
七點多抽完血,八點多報告出來,
進去門診時,褚醫師盯著電腦就說:「只有1600,這個差太多了!」
然後又開了四針的白血球生長素,就叫我回家,下週再來了~
所以早上九點,所有人在馬路上趕著要上班的時候,
我和姊姊莫名其妙已經下班了,
唉~怎麼這麼有效率呀~~
好吧!一定又會被念,怎麼白血球的數字這麼低,
我只好又來解釋一下:
1. 原來不只「癌得星」,我打「小紅莓」也是一直發燒,
而且還加上強烈的反胃和拉肚子,所以第一週幾乎沒吃。
2. 第二週應該要好轉的,可是其實一整天吃的份量,大約只有正常人一餐的量,
因為雖然開始感覺到餓,但是食量變很小,稍微吃一下就飽,飽了再吃就吐。
3. 很多食物的味道開始變得不太對,大概就是化療副作用之一的「味覺改變」,
也就是食物的外觀看起來是對的、聞起來的味道也是對的,
可是吃進去的感覺,就是很明顯少了什麼,
有時是味道不對,最近常吃起來像是塑膠的味道。
可以想像那是什麼意思嗎?
你點了一盤烤肉,吃起來像有肉嚼感的塑膠,
點了一個布丁,吃起來像是軟軟的塑膠布丁,
大概就是這樣,推演到所有的食物上。
所以,就算好不容易想到要吃什麼,但是每個東西吃下去,味道都不對,
可是還是必須要吃,因為不吃就長不出白血球和肉來,
只是吃幾口,就有點受不了,所以每餐也沒辦法吃多少。
我肯定地發現自己「味覺改變」,是昨天的事情,之前只覺得好像有點怪,
昨天中午為了補充白血球,去吃一間吃到飽,
我發現我吃的西瓜有塑膠味,烤肉吃起來也怪怪的,
我覺得餐廳有問題,一直跟姊姊確認,但她現場吃下去說真的沒有。
晚上我不死心,說要去吃陶阪屋,印象中那裡的食物都是好吃的,
但我從第一道水果沙拉,就覺得怎麼味道這麼奇怪,
第二道杏鮑菇是正常,第三道的湯味道又很不對,
這次我很肯定,以陶阪屋的水準,它不可能亂出奇怪味道的菜,
所以,真的是我的問題。
確認這件事情,讓我滿傷心的,
早上自己煮了一鍋玉米蛋花湯,吃起來味道真的很奇怪,
但是作法、原料、調味料都跟之前一模一樣,
我以前覺得超好吃,每次吃完都會很開心的......
總之,化療又延後了一週,我心情有點沮喪,
希望下週二抽血能過,這樣一直拖下去,也不是個辦法,
主啊,請幫助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