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作者:方俊凱(馬偕紀念醫院 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) 2014.10.27

人生在世,莫不追求健康與幸福。然而,卻沒有任何人在一生可以完全杜絕疾病,只是有的是急症,有的是慢性,有些只是不舒服,有些則有生命危險。癌症,則是惡性細胞所導致的病,它不是急症,它是慢性病,卻有威脅生命的特徵。

身為長期投入安寧緩和醫學與心理腫瘤醫學的醫師,我最近一直以心理、社會與靈性三個面向,思索「癌後人生」、「後癌時代」,希望能傳遞些信息給大家,特別是真的在面對癌症的病人與家屬。

「癌後人生」,指的是知道罹癌之後的人生;「後癌時代」,則是對已經成為罹癌存活者,已經沒有癌細胞之後所擁有的時光。我個人的精神科醫師背景,癌症病人或家屬與我談話,重心自然不是在抗癌治療的方式,但又因為我有醫師的身分,所以也不僅是討論心理衝擊的議題,病人與家屬也會和我討論治癒的話題,有時候更會談到人生的總總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信仰,甚至是死亡。

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他的鉅作《存在與時間》中指出:「一個人唯一的存在模式,就是朝向自己死亡的存在。」這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人生現象。然而,對於自己或家人被診斷罹患癌症之後,「朝向自己死亡的存在」就宛如晴空萬里的太陽照耀一片大草原,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,想逃也逃不掉。這就是「癌後人生」,無處躲藏。

罹癌之後,許多事情都變得很不確定,尤其是病情對生活的影響。矛盾的是,法律規定所有醫療措施都要病人知情同意,倫理學也強調自主原則,但是還是有不少病人家屬與醫療團隊,寧可給打上馬賽克的病情,甚至乾脆隱瞞病人。

從法律與倫理學的角度來看,專家學者多所批判此現象,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無非是怕病人難以接受而崩潰,甚至出現「反正早晚都會死」的想法,而出現輕生的舉動。

其實,「癌後人生」非常需要情緒支持,特別是在告知壞消息的當下,更需要醫療團隊充滿情緒支持的告知技能。「癌後人生」,是家屬的,更是病人的,既然難以躲藏,就需要醫療團隊與親友支持鼓勵,真誠以對。

若是有幸,進入「後癌時代」,那無疑是令人鼓舞的事。在這醫療快速進步的時代,愈來愈多癌友有機會走入「後癌時代」。

經過一場長期抗戰,很少人能夠平凡的生活,而是呈現兩極化的現象,一是更加珍惜當下,把握此時此地的一切,盡全力地活,願意與人分享生命;一是殘存著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靈魂,被抗癌辛苦的經驗束縛。有些人則進入特別的「後癌時代」,就是病人已經離世,而被留下來的家屬。若是病人能善終,也就是安寧療護強調的善生、善別,那麼家屬的「後癌時代」終究柳暗花明;反之,家屬的遺憾,往往轉成創傷性悲傷,苦不堪言。

不論是「癌後人生」或「後癌時代」,其實都只是以癌症當參考點,絕對的指標還是「當下」。真正看清自己現在的處境,瞭解實情,以愛之名懷抱希望,才能創造出對自己有意義的生命。
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blog/blogTopic.action?nid=79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右or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